來源:中華建材網作者:中華建材網瀏覽次數:7965發布時間:2019-10-19 16:30
意大利高端家具品牌Giorgetti首席執行官曾說,“對于每個品牌而言,最大的挑戰不僅僅是找到熱賣款,還要找到永久暢銷款。舉個例子,今年我們將為一款產品慶祝30周年,它至今都是Giorgetti最熱賣的產品之一。想要創造這樣的成就,設計上一定要有獨特性,也需要對產品的材料了如指掌,同時對品牌的DNA有足夠深刻的認識?!?/span>
變幻的需求,新鮮的向往,讓所有商品的生命周期都在縮短。在家具業,被市場逼得夠嗆的人們,聽到“一款產品賣十年”,第一反應就已經覺得不可能。但是,擁有十多個系列、數百款產品就能活得好嗎?過去總喜歡以此為賣點的中式家具企業,不少目前正面臨著產品競爭力急劇下降的困境。新中式風格漸起時,還有很多人爭相開發新系列,而經過幾年市場洗禮,只有少部分還能留在賽道上。
如今,以紅木企業為例,產品設計開發的狂熱已走向理性甚至保守,怎樣在精簡的產品體系下打造出有生命力的經典產品,才是關注的重點。
本期“對話新中式”,通過與彭亮教授和許柏鳴院長的對話,挖掘出眾多經典家具案例,從它們的形成、特色等等,剖析如何讓一款家具賣得更久。
所有教科式的經典都能劃時代被認識,但不是所有教科式的經典都能劃時代留在市場。而產品生命周期的長度并無標準,定量化意義不大,還是定性好些。
記者:所謂商業經典,有的至今依然生產,有的成為企業某個時期的代表作。在家具領域,哪些因素造成了兩者的差別?
許柏鳴:經典是因其獨特價值經由歷史選擇而被沉淀下來的優秀作品,有的是某一歷史時期的代表作,有的則是劃時代的。造成兩者區別的主要因素是其所具有的時代性以及跨時代的寬容度。
時代性,每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的主題和價值追求,這種追求受到特定時期科技發展水平與社會文化乃至政治的影響,如果某種作品契合了這個時代的價值取向,那么就能在那個時期廣受歡迎和喜愛,這就是時代性。
家具作為人類生活的重要載體,與社會文化生活的關系非常緊密,因此家具必然會被打上時代的烙印。遠的不說,相關《家具史》方面的教材與專著都說得很清楚了。就改革開放40年來,家具業態與家具作品的感知特性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以10年為一格時間刻度的話,很容易提煉出一些特征,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聚酯家具”、九十年代的“板式貼紙家具”、二十一世紀早期的“傳統實木家具”與進入一十年代后爆發的“現代實木家具”、“風格化實木家具”等等,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這是就普遍性而言的,對于某些家具作品的個案來說,也有突出的代表,如“聯邦椅”,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志性產品,或者是那個時代的經典。
跨時代的寬容度,要成為跨時代的經典作品,那么一般而言,時代性就應當是弱化的,成功要素應當回歸到使用本身,尤其是作品中所蘊含的人性關懷。斯堪的納維亞地區之所以有那么多經典家具作品,原因就在此,在于它的“有機現代主義”思想,支撐這一思想的設計理念是:以人為本、使用為本、自然為本。
記者:產品生命周期至少到多長,或達到哪些指標,可以稱之為企業的經典產品?
許柏鳴:產品生命周期的長度并無標準,定量化意義不大,還是定性好些。產品生命周期的考量與影響因素主要在于經濟與環境保護兩個方面。
在經濟上的考量主要是從研發設計、導入市場、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和石化期等基本規律,這個規律的作用力在于競爭所需的原始產品依據市場不斷細分進行優化和變異。在環保上主要是指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設計的需要,我為此專門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可持續設計打破行業天花板》。
記者:經典產品在企業的產品家族中充當或更接近哪種角色?
許柏鳴:任何一個種類的家具都可以有經典產品,一般比較多的是自由獨立單體(freestanding)家具。
記者:要讓那些“定位為經典”的產品實現銷售成交最大化,在營銷方面有哪些基本思路
許柏鳴:首先經典不是定位出來的,而是沉淀下來的。但若有想要成為經典的意識,那么一般情況下都會特別用心來設計和制作,真正用心做的東西還怕銷售不好嗎?
記者:對“一款產品賣十年”的主題,您怎么看?
許柏鳴:這是值得倡導的好主題,當今社會浮躁者眾。要靜下來,慢一點,實一點,做好一點,做透一點,做深一點。要對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資源保持一種敬畏之心,不要粗暴濫用予以糟蹋,要可持續。